客服热线:400-0022-800
招商热线:400-0021-511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加快汽车行低碳转型,推进车规级、大算力芯片国产化
2022-03-07

证券时报e公司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围绕落实“双碳”目标、推动智能网利汽车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三个角度,共提出了四份建议,涵盖了自动驾驶、汽车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细分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加快汽车行低碳转型,推进车规级、大算力芯片国产化

  陈虹表示,在助力落实“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汽车业助力落实“双碳”目标,不仅要继续扩大新能源产品的普及,还要在生产端和使用端共同发力,推动全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支持汽车产业绿色发展

  自我国郑重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各行各业均在积极落实减碳目标,发力绿色践行。

  不过,作为碳排放“大户”的汽车行业,还始终未迎来明确的落实“双碳”目标的路线图和目标规划。

  陈虹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汽车行业因其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碳排放总量增长快、单车碳强度高的特点,已成为我国碳排放管理的重点行业之一。推动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我国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陈虹透露道,目前我国还缺少对汽车行业落实“双碳”目标的专项规划,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步伐,同时目前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政策尚不完善,无论是原材料环节,还是制造环节以及消费使用环节,都需要进行树立减碳意识,实现全产业链的低碳化。

  因此,陈虹建议尽快出台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汽车行业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产业实施路线图,加快推进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在国家碳减排方案中厘清汽车产业碳排放的边界,明确汽车行业碳减排的定位、责任和目标;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汽车碳排放管理和控制的政策,形成汽车产业低碳政策工具箱;推动“官产学研”各方形成合力,通过技术孵化、项目示范等方式,加快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技术落地,以及原材料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使用端的支持力度,例如持续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提供充电电费优惠等,进一步形成鼓励低碳产品消费的氛围。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角度,陈虹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加快推动商业化落地。

  陈虹认为,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更快发展,特别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需要在法律法规上实现突破。因此,他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并制定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的责任划分标准规则和处置机制。

  同时,陈虹建议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建立“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评价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并进一步加大对核心技术的攻关支持力度,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自主掌控操作系统、线控底盘等核心软硬件研发能力,加快形成行业标准、尽早实现产品技术规模化。

  呼吁完善智能汽车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为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快速落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测评与示范工作,积极推动智能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工作。经过前期的发展,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核心零部件与系统集成、信息交互、基础设施建设、测试区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均有一定突破。

  然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提升,还需要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上的完善和助力。

陈虹指出,虽然近年来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多个部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推动智能汽车的产业发展,但我们也能看来,在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等层面,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一方面,在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尚未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涉及到自动驾驶车辆的产品准入条款也并未明确。

因此,陈虹呼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同时,在产品准入方面,建议国家工信部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建立“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评价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针对有条件自动驾驶及高度自动驾驶汽车,探索建立一套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合法上路通行的专用认证体系。

  此外,陈虹还建议从引导核心技术突破及关键零部件发展等方面,推出更多扶持政策。在他看来,可参考新能源相关扶持政策的成功实践,出台自动驾驶相关核心零部件系统软硬件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大重点领域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引导自主掌控的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零部件发展,鼓励头部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攻关,推进自动驾驶产业链关键部件标准化、规模化。

  陈虹还将关注视角落在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上,陈虹认为,要实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和稳定,需要重点关注汽车芯片领域,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国产大算力芯片发展。

  疫情爆发以来,汽车行业持续受到“缺芯”影响,已为产业界敲响了警钟。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加快发展,车用芯片的需求量势必会大幅提升,尤其是大算力芯片。

  为此,陈虹建议可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建议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积极推进车规级、大算力芯片国产化

  除了高度关注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陈虹还将还将关注视角落在了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上,陈虹认为,要实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和稳定,需要重点关注汽车芯片领域,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国产大算力芯片发展。

  陈虹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产品正处于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升级转型中,具备“大算力、高性能、车规级”的汽车专用芯片市场缺口巨大。同时,为支持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功能需求、行驶安全需求及数据安全需求,大算力芯片还需要与之配套的自主可控的汽车专用操作系统,只有软硬一体化的设计,才能将性能达到最优,做到安全可靠。

  实际上,自疫情爆发以来,汽车行业已持续受到“缺芯”影响,这为整个产业界敲响了警钟,而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加快发展,车用芯片的需求量势必会大幅提升,尤其是大算力芯片的需求也将更加明晰。

  不过,目前国内的大算力芯片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验证体系,车规级大算力芯片的工程化设计开发能力稍有薄弱,产业协同生态也并未被建立,整个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此,陈虹建议可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建议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车主端下载

乘客端下载

400-0022-800
biz@x-didi.com